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宣盟>>联系我们>>新闻媒体>>行业动态
出处: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3-26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人民币具有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现实依据。
“休克疗法”提出者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则提出,应对“金融恐慌”的关键在于使信贷市场恢复运转。
日前,中国金融学会邀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和“休克疗法”提出者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做学术报告。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货币政策单独实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不应仅关注通胀,也应注重就业、增长、金融稳定。”斯蒂格利茨教授就“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发表演讲时提出,货币政策工具不应仅使用利率,还应实现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间的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间的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协调以及不同经济体政策间的协调。中央银行应承担更多责任,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市场发挥应有作用,包括重视政策对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确保经济稳定、竞争性和资金可获得性,全球需要更多合作,尤其在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驱动因素是中国在全球贸易及金融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具有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现实依据。
最后,斯蒂格利茨教授表示,目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货币政策单独实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萨克斯教授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发表演讲时称,“金融恐慌”是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之外的第三类冲击,也是造成1929-1933年“大萧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层面的“理性恐慌”来自金融机构信贷行为间的交互影响。
从2008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及复苏速度看,应对“金融恐慌”的关键在于使信贷市场恢复运转。目前影响各国经济的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人口老龄化、财政压力、信息技术创新和机器人革命等结构性因素。财政紧缩与货币扩张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组合。全球层面的行动有助于应对长期挑战,包括加大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促进能源体系和基础设施向低碳、可持续转型,加强税收政策国际协调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可以在相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别主持学术报告会。来自有关部委、金融机构、科研院校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上一篇:为什么创业不应是在风口投机?